記者與某淘寶店家的聊天記錄。
  為避免線上線下利潤互搏 廠家生產“電商專供款”已成為業內常識
  文、圖/記者杜萌
  國慶長假剛剛過去,一大波電商優惠促銷又襲來!不過,網購族在按捺不住“剁手”衝動時,要小心“網絡專供款”出沒。在大到傢具家電、小到柴米油鹽都可以通過電商網購搞掂的情況下,記者調查得知,為了避免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的利潤互搏,不少廠家生產專供電商渠道銷售的“專供款”已成為業內的“常識”。業內人士表示,消費者切忌一味相信電商網站讓利低價折扣的“美言”,最好在下單前將線上線下的商品貨比三家,謹慎購買。
  現象:
  電商專供款已成公開秘密
  “以後再也不相信打三折了!本以為賺到了,結果卻是網絡特供款!”上周,張小姐在某電商網站為父母分別購買了某品牌的羊絨保暖衣,當時只看到了價格僅為實體店的三折,便果斷出手。結果貨到之後才發現質量比實體店的差很多。
  “實體店內的含絨量顯示是70%,可是網上賣的卻只顯示30%含絨量,手感也差很多。”當氣憤的張小姐和店主理論時,銷售人員卻表示“這本來屬於網絡專供款,所以才會打三折”。
  而在大型家電的類別,“差別供貨”早已不是秘密。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,廠家為愛打價格戰的電商渠道單獨定製“專供機型”在行業內已是公開的秘密。“同一個廠家生產的平板電視、冰箱、洗衣機等產品,供應給實體賣場和電商渠道的貨並不一樣。”一位在廣州從事某品牌家電銷售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,“即使是同一型號的產品,‘電商版’在外觀設計、液晶屏類型、底座選材、能效等級上也都會有不小差距。”
  另外,記者搜索得知,甚至連金銀飾品、私家汽車等也推出了“網絡專供”。
  質量:“網絡專供”是否靠譜?
  “專供”是否會成為低價劣質的代名詞?記者從電商和折扣店瞭解到,一些商品會直接標明是否為專供款,另一部分則是混在普通商品中一起銷售。
  對此,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品牌服裝公司市場部負責人介紹,網絡專供款和實體店是商家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做出的營銷策略,“部分產品只在設計、款式、功用上會有所區分,相當於兩條產品線,質量都有品牌保證,不會相差太大,因此沒註意過要另外說明。”此外,專供款不允許在正價的實體店銷售,尤其是網絡專供款只可以在電商銷售。
  “根據市場分線上線下兩條渠道銷售,比如今年新上市的同款式秋裝大衣,實體店含羊毛60%,電商款可能含羊毛30%~50%,再減去實體店多出的一些租金等成本,電商自然就便宜了,當然不能說這衣服就是假貨。”杭州一家專營女裝的企業業務經理向記者表示。
  記者搜索得知,例如森馬、哥倫比亞、歐時力、聖迪奧等品牌,均推出了電商專供貨品。而對於一些商家以次充好,利用“網絡專供款”作為低劣產品擋箭牌的情況,某電商平臺提醒消費者,如果遭遇以次充好的賣家,可以向其投訴。
  利潤:實體店網絡款哪個更賺錢?
  記者多方求證得知,為了避開實體店和電商兩個銷售渠道的左右手互搏,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進行差異化經營,已經是不少企業的選擇。網店如果只賣線下的產品款式,為了不影響實體店的銷售,就要做到與線下同款同價。當線上的銷售額達到一定規模時,又會影響線下品牌加盟店的業務發展,因此多數品牌推出“專供款”以平衡電商、折扣店和專櫃的發展。
  而記者走訪比較得知,網絡專供款的銷量則明顯好於實體店。“一般來說,進商場正價店的利潤扣點是20%~35%,而進電商網站的利潤扣點是15%左右。再加上電商網站的運營費用比商場正價店低近三分之一左右,所以網絡專供款更具有優勢,是不少企業的現金大牛。”山東大學專註研究網絡營銷的王賓老師如此推測。  (原標題:網購族,認清“網絡專供”再掏荷包!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h42mhqg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